滔滔(化名)虽然已经3岁多,但智能发育水平还不到一岁半,医生说,他患了痉挛性脑瘫伴发育落后,是因为出生时出院后未做好保健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万例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早产,不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后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高,大量早产儿存活下来,然而,我国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早产儿童系统管理很不完善,医院甚至未设立儿童保健相关科室,像滔滔一样终身患病孩子还有很多。
3岁的孩子智力不到一岁半
滔滔是来自山东聊城的一名男孩儿,因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不得不选择提前剖宫产。
虽然更早看到这个世界,滔滔却并没有因此赢在起跑线上。
刚刚出生的他,体重不到1.8kg,随即被诊断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且患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马上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
出院后,该院儿童保健科对他进行两次电话随访,嘱咐滔滔父母每个月带孩子来复查,及时检测营养和神经运动发育情况。然而,滔滔父母并没听医生嘱咐,医院失联了。
三年后,3岁多的孩子还不会说话、走路与常人不同,此时滔滔父母方才觉得不对劲,医院做检查。
“再次见到滔滔,是他3岁两个月的时候”,滔滔的主治医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经过评定,滔滔行走时表现为剪刀步态、尖足畸形,不仅身体发育落后,智力水平也不及一岁半岁的孩子。
痉挛性脑瘫的诊断如一纸宣判,成为滔滔和父母一生的捆绑。
滔滔经历并非个案,医院里这样情况屡见不鲜。医院数据,仅年该院产科就出生早产儿名,但能到儿保科做院后管理的不到名。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委员、医院儿保科主任钱静博士透露,儿保科主要负责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神经运动检查、智能评定和训练等院后管理。很多早产儿早期检查出轻度落后,家长不以为然,等到孩子两岁后,明显表现残疾,已经难以挽回了。
早产儿系统管理不足30%
WHO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年)显示,每年万名婴儿出生过早,每10名婴儿就有超过一人,中国早产儿数量居世界第二,每年有万余早产儿出生。
随着全面二胎实施,高龄产妇增多,我国早产儿呈上升趋势。据年数据,我国出生的早产儿高达万。
医院新生儿科主任董岿然表示,早产是造成脑瘫等残疾的重要原因,加强院后管理尤为重要,早期干预则是重中之重。
据WHO介绍,许多存活下来的早产儿童很可能有包括学习障碍、视力和听力的问题,面临终生残疾。而即使没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只要具有成本效益的护理,包括保暖、母婴喂养支持和针对感染和呼吸困难等,就能够挽救四分之三的早产儿健康。
在我国,早产儿院后管理却不尽如人意。医院都未设立专门儿保科室,即使设立也并未制定明晰制度规范。
钱静透露,来儿童保健科就诊的包括早产儿在内的高危儿总数不到同期出生高危儿的30%。基层的患儿家属对出院后随访不理解,有可能终身患上脑瘫等各种严重疾病。
作医院之一,医院新生儿科80%患者来自外地,很多孩子经治疗好转出院后,表面没大问题就回到很远的地方,给持续跟踪造成困难。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即使发达地区,专门从事儿童保健的人员也只占儿科医务人员12%以下,基层更是少之又少。
儿童保健分级网络很重要
在我国医院,尤其偏远山区,即使已配备硬件设施,由于专业的医护人员不足,对于早产的新生儿救助依然弱势。
“儿童保健要做好分级网络,基层保健很关键。”董岿然主任表示,即使在经济较发达的上海,也存在人员紧张状况,以医院为例,最高峰时科室病房有个左右早产儿童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照顾。
据董主任透露,上海市已经医院牵头的儿科医联体,医院设立儿科托管,将儿科保健医护人员派遣到基层,并在云南德宏等偏远地区设立学习班,以实现部分分流,方便就近就医。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应以个别省份为试点,建立早产儿分级诊疗机制,医院制订相应制度,医院根据早产儿的健康状况进行接诊,使院后管理与院内治疗能更好衔接。
董岿然呼吁,政府对早产儿家庭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或纳入基本医保,减少脑瘫等残疾发生。
钱静建议,应当制定一套完整的早产儿出院随诊追踪体系,规范早产儿出院后的系统管理,并将随访追踪时间延长到2岁以上。
中科医院曝光白癜风资讯网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news.39.net[详细]
刚刚出生的宝贝,身体十分娇嫩脆弱。他们可能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需要妈咪在[详细]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照常坐诊 http://news.39.net[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