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WETALK
林焕英主管护理师★★★★★
中山三院·爱博恩妇产中心护士长资深母婴护理专家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多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担任爱婴区护士长工作。年以来,主要负责婴儿洗澡、抚触、游泳等保健护理工作。凭借娴熟的操作和和蔼可亲的态度,获得广大孕妈妈的一直好评。
微访谈WETALK
经过紧张的分娩,爸爸妈妈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小宝宝。新生儿宝宝弱小又稚嫩,学习怎么样护理新生儿是每个新爸妈的必修课!经过紧张的分娩,爸爸妈妈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小宝宝。新生儿宝宝弱小又稚嫩,学习怎么样护理新生儿是每个新爸妈的必修课!本期微访谈,我们采访了资深母婴护理专家林焕英护士长,跟专业护理师吸取经验,教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新生儿常见的几个问题。
TOP经典问答
01
新生儿脐带怎么护理?
脐带护理★★★★★
(1)脐带残端一般7天左右脱落,脱落前洗澡后用酒精抹洗残端,清除黏液和污垢,保持残端的清洁和干燥。
(2)注意有无渗血、渗液,黏液有无臭味,脐轮皮肤有无发红。如果发现黏液有臭味、残端渗血者,脐轮周医院诊治。
(3)男孩子换尿布时要注意,把生殖器放平,以防尿布被排泄物浸湿后污染脐部。
02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1)一般情况良好,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2)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
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3)上升速度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8.5μmol/L(0.5mg/dl)。
生理性黄疸始终是排除性诊断,判定其是“生理”,还是“病理”的血清胆红素最高界值,由于受个体差异、种族、地区、遗传、及喂养方式等影响,迄今尚不存在统一标准。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胎龄、生后日龄、生后小时龄,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来评估和判断。
病理性黄疸其特点为:
(1)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出现越早表示病情越严重;
(2)上升速度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85μmol/L(0.5mg/dl);
(3)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
(4)黄疸消退后重复出现;
(5)或者生后一周至数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
护理:
在医院医生随时监测,出院回家后要做好自我监测:
(1)在自然光下观察皮肤、巩膜是否出现黄染;前后对比是否加深。
(2)宝宝整体状况,a.精神状况,是否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精神亢奋,爱哭闹。
(3)饮食情况,是否出现食欲不振、呕吐、发热情况。
(4)黄疸消退情况,若宝宝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不退,甚至加重,并伴有全身症状,医院就诊。
宝宝出生后尽早实现母乳喂哺,保证热量和液体摄入,促使胎粪排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程度。
03
溢奶和吐奶的区别是什么?
溢奶吐奶★★★★★
溢奶:奶汁从口角流出或者随着打嗝吐出、速度较慢、冲力不大、量不多,多出现在吃奶后打嗝、大小便、使劲伸腰等时候出现,宝宝精神好、饮食好、吐奶时无痛苦表现、生长发育正常。
原因:与新生儿胃的解剖特点有关。
(1)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胃的上口(贲门)松驰,下口(幽门)较紧。
(2)容量小、上松下紧的构造,使奶水容易溢出。
护理
(1)喂奶前尽量避免宝宝大哭
(2)每次不要喂得过饱,母乳哺养时,一般喂20-30分钟左右即可。
(3)避免宝宝吃奶太急,奶嘴孔不要太大,喂奶时不要让奶瓶头部留有空气,以免吸入过多空气。
(4)喂奶时将孩子头部及上身适当抬高,不要平躺。
(5)喂奶后将孩子竖抱,轻拍后背,直到孩子将胃内空气排出(打嗝),少搬动宝宝。
(6)家长不必为此忧心忡忡,但还是要加强看护。溢奶时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
吐奶:奶汁流出速度较快,冲力大、量略多。
原因:除了与新生儿胃的解剖特点有关外,可能与新生儿感染、黄疸等有关。
护理:(1)除了上述处理外,还要仔细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发育情况。
(2)如果宝宝生长发育不错,精神好,饮食佳,吐奶时无痛苦表现,不必担忧。否则需要专科医生做出判断。
04
如何观察便便?
腹泻便秘★★★★★
宝宝出生后1-2天内排出墨绿色膏样大便,为胎粪。喂奶后大便逐渐由墨绿色转为黄色。
喂母乳大便为金黄色,略稀,粪质均匀糊状,一般每天3-7次,甚至更多些。
喂牛奶大便呈淡黄色,较母乳喂养儿大便干,多为成形便,一般每天1~2次。较容易出现便秘现象。
由于新生儿消化功能不完善,奶汁不能完全消化,有时会有奶瓣。
有些婴儿经常2~3天或4~5天才排便1次,但大便并不干燥,呈软便或糊状便,则属正常。
腹泻:
新生儿腹泻大多是生理性腹泻,多见于1月左右的母乳喂养的婴儿,婴儿大便稀,每日4-5次或更多,有奶块或少许透明粘液。大便化验正常,除腹泻外,宝宝精神好、反应好、体重增长良好。
生理性腹泻不需要治疗,一般添加辅食后会好转。
便秘:
症状:大便量少、干燥;大便难于排出。
原因:
(1)宝宝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出生时肠道仍未形成正常菌群,所以宝宝容易出现消化不完全、引起便秘、
腹泻等症状;
(2)蛋白质摄入过量,水份进食过少或丢失过多。
护理:
(1)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少配方奶粉喂养,尝试跟换奶粉品牌,两次喂奶中适当喂水。
(2)腹部顺时针按摩抚触。
(3)如没有缺钙证据,宝宝无需额外补钙。
(4)伴消化不良,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助消化药物:如妈咪爱等。
(5)如已多天未解大便:可适当用开塞露,注意避免造成依赖。
看完这期微访谈,相信大家对新生儿护理常见几个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还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dydq.com/nbby/10897.html
微访谈WETALK林焕英主管护理师★★★★★中山三院·爱博恩妇产中心护士[详细]
刚刚出生的宝贝,身体十分娇嫩脆弱。他们可能会发生一些异常现象,需要妈咪在[详细]
微访谈WETALK林焕英主管护理师★★★★★中山三院·爱博恩妇产中心护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