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临床表现 >> 正文

新生儿期卡介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9 0:31:55

据WHO估算,年我国结核病新发病数为93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居全球22个结核病高发病率国家第3位。最新一项关于卡介苗接种的Meta分析显示,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50%的结核病。国内有研究发现,未及时接种卡介苗的主要原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患病(免疫缺陷、转儿科、先天畸形)和家长拒绝。

(一)卡介苗作用机制

卡介苗的防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完成,接种卡介苗后形成初次感染,经过巨噬细胞加工处理,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使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时,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被激活,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接种后4~8周产生免疫力,免疫一般可持续3年以上。虽然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作用并不与结核菌素反应一致,但结核菌素(PPD)试验仍然是目前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有效的最有力指标。

(二)卡介苗接种时间和部位

WHO建议,高危人群尽可能在出生后即给予单剂量的卡介苗,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g的新生儿应在生后进行接种,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儿,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需先进行PPD试验,结果为阴性可以补种;4岁及以上儿童不再补种。我国执行的卡介苗接种标准为满足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g。国内有关早产儿接种后免疫效应的研究不多。国外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儿有更有效的免疫反应,通过体外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和结核菌素转换率证实,早产并不是卡介苗摄取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差的原因。但也有研究认为,胎龄≤33周的早产儿出生后不应常规接种卡介苗。关于早产儿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应国外研究仍有争议,尚无早产儿卡介苗接种有效性的大样本研究。根据上述指南及相关研究,本专家小组建议:严格执行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对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g的新生儿出生24h内进行卡介苗接种,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未接种卡介苗的早产儿在出生3个月内满足校正胎龄和体重要求后可直接进行接种;3月龄~3岁儿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阴性者,应予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

(三)接种后效果评估

卡介苗接种的阳性反应是接种后2周左右在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和丘疹,8~12周左右伴随着溃疡和愈合形成卡疤。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疤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四)卡介苗接种不良事件及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后的并发症较罕见,接种后出现致死性播散性结核感染的几率为0.19/万~1.56/万,并且几乎均因疏忽大意而对细胞免疫严重抑制的个体接种卡介苗所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如广泛局部溃疡和区域性淋巴腺炎)发生率<1‰,且多数病例(>99%)系免疫缺陷者。与大龄儿童相比,新生儿出现疫苗诱发的化脓性淋巴腺炎风险较高,因此应严格掌握新生儿接种剂量。造成注射部位脓肿主要是因为进针角度过大、进针过深,导致疫苗注射至皮下甚至是肌肉。注射前应充分摇匀疫苗,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足量注

入0.1ml。注射后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退出针头,防止注射后疫苗外溢。勿注入皮下,以免引起严重深部脓肿。

(五)卡介苗与HIBG联合接种

研究证实,新生儿出生后12h内同时注射HIBG和卡介苗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且有助于提高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效果。

(本期指南内容详实,有进一步需要该指南原文的老师请电话联系我们-或!出处:NCCN







































白癜风传染吗
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dydq.com/lcbx/9764.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